SQL注入漏洞主要有以下几种:
基于时间的SQL注入:
利用服务器对SQL查询返回的不同时间来执行恶意操作。
例如,攻击者可以尝试查询“
SLEEP(5)
”或“SLEEP(10)
”来使数据库服务器延迟执行。
堆查询注入:
攻击者将恶意代码嵌入到堆查询中,从而影响后端的SQL执行。
这种方式通常通过构造特殊的字符串来触发,如“
' OR '1'='1
”。
堆栈查询注入:
类似于堆查询注入,但攻击者利用的是栈查询而非堆查询。
攻击者可能会尝试构造特定的输入来触发栈查询,进而执行恶意代码。
联合查询注入:
当应用程序使用联合查询(JOIN)时,攻击者可以通过精心构造的输入来影响查询的结构。
例如,在联合查询中插入恶意代码,如“
' UNION SELECT 'x', 'y' FROM users WHERE '1'='1
”,从而绕过登录或其他安全检查。
错误信息注入:
攻击者通过故意引发数据库错误来获取敏感信息。
例如,通过查询“
' OR '1'='1
”来触发一个无意义的错误,然后利用这个错误信息来猜测数据库结构或获取其他敏感数据。
布尔盲注:
攻击者通过构造特定的输入来触发数据库返回一个布尔值(如“true”或“false”),从而推断数据库中的数据。
例如,查询“
' AND 1=1
”会返回true,而查询“' AND 1=0
”会返回false。
时间盲注:
类似于布尔盲注,但攻击者通过观察数据库返回的时间差来推断数据。
这通常涉及到更复杂的查询构造和时间测量技术。
二次查询注入:
- 当应用程序使用多个SQL查询,并且其中一个查询依赖于前一个查询的结果时,攻击者可以通过注入恶意代码到前一个查询来影响后一个查询。
预编译语句注入:
在使用预编译语句(如PreparedStatement)时,如果攻击者能够控制预编译语句中的参数,他们可能会注入恶意代码。
尽管预编译语句通常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,但如果参数化查询的构造不当,仍然可能发生SQL注入。
为了防范SQL注入漏洞,应用程序应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,包括使用参数化查询、严格验证和过滤用户输入、使用Web应用防火墙(WAF)以及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代码审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