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假,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,通常需要遵循以下程序:
发现线索:
- 通过消费者投诉、媒体曝光、相关部门检查等途径获取涉嫌假冒伪劣产品的线索。
调查核实:
对线索进行核实,确认是否存在假冒伪劣产品。
收集并分析相关的证据材料,如产品照片、购买凭证、广告宣传资料等。
报告立案:
将调查结果报告给相关行政部门,如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公安局等,并提交立案申请。
等待行政部门审批立案。
现场检查:
行政部门派员对涉嫌生产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地点进行现场检查。
查封、扣押涉案物品,对相关账目、文件进行复印、摘抄等。
询问相关人员:
- 对涉案人员(如法定代表人、销售人员等)进行询问,了解产品的来源、销售情况等。
鉴定与认定:
委托专业机构或专家对涉案产品进行鉴定,确定其是否为假冒伪劣产品。
准备认定报告,明确假冒伪劣产品的品牌、型号、数量等信息。
处理决定:
根据调查结果和鉴定意见,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,如没收违法所得、罚款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、吊销营业执照等。
将处理决定书面告知涉案人员和相关方。
追溯与协查:
追溯涉案产品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渠道,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协查工作。
对涉案人员进行法律追责,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总结与反馈:
总结打假过程中的经验教训,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。
向相关部门和企业反馈打假结果,提出改进建议。
需要注意的是,打假工作需要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,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。***要注重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。